标  题 延安市bt365手机客户端关于印发《宝塔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索 引 号 BT/2017-2122 发文机关 bt365手机客户端 发布日期 2017-05-05
发文字号 延区政发〔2017〕19号 来  源 bt365手机客户端 成文日期 2017-06-15

延安市bt365手机客户端关于印发《宝塔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5-05 来源:bt365手机客户端 【字体:  浏览次数 [打印] [关闭] 

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

《宝塔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延安市bt365手机客户端

                                                                                                                                                 2017年5月2日

宝塔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十三五”是宝塔区实现率先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期。为了推动我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发挥教育在全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促进作用,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教育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统筹城乡发展、统揽教育工作全局和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认真落实中省市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整体教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截止2016年11月底,全区有中小学和幼儿园259所,其中幼儿园179所,小学60所,初中12所,九年制学校4所,高中2所,职中1所;在校学生102842人,其中幼儿园37889人,小学47692人,初中5210人,高中6244人,专职教师771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2016年的97.7%,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61%。

(二)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十二五”期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校建资金4.0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8所,新增校舍面积8.86万平方米。各级各类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4.14亿元,增加4.06亿元;学校占地面积达到195.28万平方米,增加12.2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到110.67万平方米,增加8.86万平方米;图书达到210.7万册,增加8.59万册,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教育民生政策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学前三年免费教育、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和国家助学政策,累计投入资金6.57亿元,惠及学生72.16万人次。其中“两免一补”投入3.28亿元,受益学生27万人次;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投入1.43亿元,受益幼儿14.7万人次;落实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47亿元,受益学生27.4万人次;落实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入学资助资金2742.5万元,受益学生3.04万人次;发放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171.66万元,受益大学生1649人次。

(三)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施了义务教育“全面改薄”项目、学前教育一、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幼儿园建设项目、城区中小学建设项目、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高中改造工程,城乡办学差距明显缩小。积极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师资水平均衡化,建立城乡教师支教帮扶制度。加大培养培训力度,遴选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培”计划1858人次,组织实施区级教师培训1万余人次,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着力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问题,增强了弱校办学活力,促进了校际均衡发展,薄弱学校招生状况明显好转。

(四)教育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截止2016年9月底,改造了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平台、59个校园网、71个计算机教室、619个“班班通”教室,基本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信息技术课开课率达到100%,“陕西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学校117所,一线教师注册率100%,“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应用工作全面开展,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五)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以新课程改革为主导,创新课堂理念,开展同课异构,拓展课堂领域,优化课堂模式,融洽课堂关系,转变课堂评价,积极倡导启发式、合作式、研究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显著转变。教育去行政化已全部完成。全面开展教育视导,采取检查、指导、点评、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展教学视导,带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制定出台了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十条措施、校长绩效考核方案、教育教学质量考评办法、中小学教育教学视导方案。全面开展了校际交流,建立了“一对多”合作关系,开展了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教师成长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重内涵、抓质量、促提升的态势。

二、“十三五”教育发展形势

在肯定“十二五”教育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城区教育资源短缺,大班额和择校热现象仍然存在,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压力较大;二是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特别是高中教育质量有待提高;三是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公办幼儿园占比较低,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较差,幼儿园教师缺编严重,专业化水平较低;四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规模小,办学层次和师资水平低,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不紧密;五是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没有形成校长后备梯队,奖惩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没有分层建立起教师队伍骨干体系。

“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对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教、加快教育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目标和新要求;另一方面,国家“一带一路”、加大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陕甘宁老区振兴规划和国家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政策正在实施。我区将迎来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加速期,也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和良好机遇。全区上下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抓住新机遇,积极顺应新期盼,科学谋划新发展,努力推进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幸福新宝塔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落实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战略,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政策措施,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2.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3.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巩固改革成果,深化教育体制机制和教学方式方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在创新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开放与交流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多样的教育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4.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把促进公平作为重要目标,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实行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推动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落实扶贫助学政策,不断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教育教学差距。

5.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始终,把提高育人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学校教育有特色、上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6.坚持把依法治教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不断完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积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保障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三)总体目标。到2018年,实现“双高双普”创建目标,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认定。到2020年,在全区基本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整体教育质量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教育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市前列。

(四)具体目标

1.教育经费投入。到202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5%以上。

2.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所、小学13所、初中3所、高中1所。

3.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2018年实现“双高双普”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目标。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小学、初中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6%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2%以上;高中和职中在校生规模大致相当;建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

4.教师队伍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教师专业化,专科以上学历达到100%;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100%,新进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100%,研究生学历达到5%以上;高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100%,研究生学历达到30%以上;职业中学本科以上学历达到100%,“双师型”教师达到60%以上。

5.教育信息化。中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并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

四、主要任务

(一)推动学前教育增量提质。2017年起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公办幼儿园及在园幼儿占比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新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实施幼儿教师学历提升计划,专职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100%。按照《陕西省幼儿园编制标准(暂行)》(陕编办发〔2011〕195号)的规定,及时给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核定、调整教职工编制,每年通过公开招聘或转岗增加编制内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支持企事业单位办园,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标准化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推进城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园条件,规范办园行为,实行科学保教,注重家园共育,加强游戏设施和玩教具配备,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和城区中小学建设项目,科学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达到100%,其中研究生学历分别达到2%和5%。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立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配置、校舍条件和装备设施,推进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对口支援,建立完善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流动机制。到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颁标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优化合理。

(三)加快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行免费高中教育,力争创建省级示范高中。深化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继续学习延安中学、宜川中学的办学经验,创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引领带动高中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实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到2020年,高考成绩达到全市前列。

(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科学下达职中招生计划,划定普通高中招生最低分数控制线,为职中招生留足生源空间,逐步实现职普招生办学规模大体相当。整合全区职教资源,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联合办学,建设2-3个骨干专业,创建为市级示范职业中学。

(五)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严格民办学校审批管理,按照“分级审批、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建立民办学校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督促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学生活动和实验场地,配齐配足体育器材和实验设备,逐步达到省颁标准要求,新办民办学校校舍场地和设施设备必须达标,促进民办教育高端发展。

(六)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建立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建设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各学段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加强随班就读工作,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七)全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在城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举办社区教育中心、居民学校、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市民学习社区等全民教育机构。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八)提升教育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构建教育管理人员培训体系,2020年底前完成全区教育管理人员全员培训工作;每年推荐2-3名教育管理干部和3-5名优秀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外高水平师范类大学接受在职或脱产定向研究生教育,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五、保障措施

(一)实施教育项目驱动战略。“十三五”期间,规划实施教育重点项目,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发展学前教育建设项目,新建5所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13所小学、3所初中、1所高中。

(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到202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以上。强化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教育费附加全额用于教育。合理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提高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建立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全面实行免费高中教育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区财政按不低于中、省、市规定标准列支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切实落实教育建设项目经费减免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建立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加强教育经费内部稽查和审计监督。

(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认真落实学前教育“市级统筹、分级管理、分工负责、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依法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完善高中教育“两级办学、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进教育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建立教育决策公示、听证制度。推进基础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和机构队伍建设。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照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幼儿园为1:8的比例,重新核定我区教职工编制,补充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及时调剂教职工编制,通过招录、选聘补充教师缺口。将生活保育教师、心理教师和安保人员、医务人员纳入编制内管理。创新教师教学质量绩效考核机制,统筹解决教育质量奖励资金。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教师每五年集中培训不少于360学时、校(园)长不少于240学时。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鼓励教师进修深造。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促进校际交流。加强校长管理任用工作,建立校长后备干部队伍,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加大校长培训力度,推进校长队伍职业化。加强骨干教师体系建设,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校(园)长、优秀教师和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考核评价机制,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师德标兵。落实教师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落实乡村学校教师交通费补助,每年安排一次教职工体检。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将教师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范畴。

(五)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目标。建立教育大数据概念,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应用。加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互联网+”的应用推广,加快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信息化管理进程,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水平。

(六)抓好教育民生工程。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继续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实行高中免费教育。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倡导健康饮食方式,大力推进学校食堂供餐和“阳光校餐”,到2020年,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实现食堂供餐。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和中小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好普通高中和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制度、免学费政策,落实大学生入学资助、生源地助学贷款制度。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建立精准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七)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安精神进课堂活动。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影视教育、安全教育。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完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抓好学校精细化管理,抓实抓细教学过程管理,将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加强学校后勤服务管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人性化服务。进一步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严把教研员入口关,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先导和引领作用,加强教科研指导和联片教研活动,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

(八)加强教育督导监测。建设标准化教育督导机构,坚持督政与督学、监督与服务指导并重,加强对乡镇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确保教育法律法规政策落实到位。继续开展学校视导工作,加大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督导力度。进一步完善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督导考核机制,把督导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九)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法治校园等创建活动。完善校方责任保险制度。健全和完善校车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抓好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健全学校、幼儿园安保机构,配齐配足专兼职安保人员,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加大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营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的教书育人环境。

(十)加强组织领导。区、乡镇两级政府要把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建立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制度和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党政领导教育工作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加大督查力度,加强监测评估,推动“十三五”教育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